內容來自hexun新聞

可燃冰將掀起能源革命?

就中國的情況看,南海地區預計有680億噸油當量的“可燃冰”,青海地區也有350億噸標準油當量的可燃冰盡管上證綜指表現低迷,但12月18日的資本市場卻不乏亮點—“可燃冰概念股”神開股份(002278,股吧)、黃海機械(002680,股吧)和天科股份(600378,股吧)等呈現上漲態勢,其中,神開股份更是以漲停收盤,報收於12.57元/股。他們的強勁表現與國土資源部(下稱“國土部”)12月17日公佈的利好消息不無關系。當天,國土部在北京宣佈,“中國海洋地質科技人員在廣東沿海珠江口盆地東部海域首次鉆獲高純度天然氣水合物(即可燃冰)樣品,並通過鉆探獲得瞭可觀的控制儲量。”按官方說法,這次發現的天然氣水合物樣品埋藏淺、厚度大、類型多、純度高,樣品中甲烷含量最高達到99%,控制儲量折算成天然氣為1000億—1500億立方米,相當於特大型常規天然氣規模,這目前在國際上也很罕見。可燃冰又稱“天然氣水合物”或“氣冰”,是一種自然存在的冰狀籠型化合物,主要分佈於海洋、少量分佈於陸地凍土帶,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物質。據稱,1立方米的天然氣水合物分解後可生成164-180立方米的天然氣,被譽為“高效清潔能源”和“21世紀的綠色能源”。分析人士認為,一旦投入商業開發,將對中國的能源結構產生重大影響。“從很長遠的角度看,可燃冰確實是進一步改善中國能源結構、緩解能源對外依存度的重要戰略資源。”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但就現狀看,可燃冰不代表不重要,但短期的開采還很不靠譜。且相較而言,被業界乃至全球證明能大規模開采的新興資源,目前看來還是非頁巖氣莫屬。”事實上,中信建投證券也預警稱,隨著中國對能源需求的大量增加,對新型能源的研究也顯得極其迫切,“但從可燃冰的開采利用情況來看,目前可燃冰開采商業化仍停留在研究階段,對產業內公司業績影響有限,隻能作為主題性投資的參考”。研究水平“世界先進”可燃冰對很多國傢來說,也許是一個新鮮事物,但上世紀60年代,西方發達國傢美國、英國、德國和加拿大就對可燃冰進行過研究。據可查資料,1969年,前蘇聯在西伯利亞一口1400米深的勘探井中,偶然發現瞭世界上第一個天然氣水合物氣田(可燃冰)—麥索亞哈氣田,這成為瞭全球迄今為止惟一一個對天然氣水合物進行商業性開采的氣田。今年3月12日,日本更是大張旗鼓地宣稱發現瞭“最大新型能源”的消息:日本經濟產業省稱,由日本石油天然氣和金屬礦產公司領導的實驗小組當天從愛知縣附近深海的可燃冰層中提取出甲烷,成為世界上“首個掌握海底可燃冰采掘技術”的國傢。就中國而言,上世紀90年代末,可燃冰作為化學題目,一度進入過一些省市高考的試題中,讓該資源初具影響力。到瞭本世紀,中國對可燃冰的研究愈加重視,比如,中國地質工作者2008年在祁連山(600720,股吧)凍土區發現瞭可燃冰。當時的說法是,“作為世界第三凍土大國,科學傢粗略估算,中國遠景可燃冰資源量至少有350億噸油當量。”12月17日,中國官方宣佈,今年6月-9月間,首次在珠江口盆地東部海域鉆獲高純度新類型可燃冰。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查司副司長車長波稱,此次發現的天然氣水合物樣品“具有埋藏淺、厚度大、類型多、純度高”四個主要特點。車長波介紹,可燃冰賦存於水深600-1100米的海底以下220米以內的兩個礦層中,上層厚度15米,下層厚度30米,自然產狀呈層狀、塊狀、結核狀、脈狀等多種類型,肉眼可辨。其中,巖芯中可燃冰含礦率平均為45%—55%,樣品中甲烷含量最高達到99%。不止是純度,按車長波的說法,“通過實施23口鉆探井,控制天然氣水合物分佈面積55平方公裡,將天然氣水合物折算成天然氣,控制儲量1000億-1500億立方米,相當於特大型常規天然氣規模。”同時,官方稱,此次發現的最大特點是,“在同一礦區具有多種類型、多層位富集的天然氣水合物,且礦層厚度大、含礦率高、甲烷純度高,目前在國際上實屬罕見”。“2007年,實施天然氣水合物鉆探取樣,首次成功獲取瞭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此次為分散不可視實物樣品。這證實瞭中國珠江口盆地海域蘊藏有豐富的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實現瞭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調查的戰略突破。”國土資源部稱,“由此,使中國成為繼美國、日本、印度之後,第四個通過國傢級研發計劃采到水合物實物樣品的國傢,也標志著中國天然氣水合物調查研究水平一舉步入世界先進行列。”面臨技術、環境難題有說法稱,可燃冰在全球的資源儲量“相當現在全球已經探明的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常規化石能源碳總量的兩倍”。車長波對媒體的表述是:“常規天然氣世界上的量是430萬億立方,頁巖氣是187萬億立方,煤層氣是260萬億立方。它們加起來,還沒有達到1000萬億立方的總值。”就中國的情況看,南海地區預計有680億噸油當量的“可燃冰”,青海地區也有350億噸標準油當量的可燃冰。“如果真的全部開采,中國也許就沒必要進口這麼多天然氣和原油資源瞭,到時候,能源安全問題似乎都能迎刃而解。”林伯強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但這一切猜想的前提都是商業化開采,能真正進入到中國的能源開采體系之中。”但林伯強認為,目前情況看,商業化開采顯然是一個難題,“一方面,就已知的情況看,開采可燃冰造成的環境破壞問題仍要各方認證;另一方面,與頁巖氣等資源有很多資本進入的情況不一樣,現在幾乎沒有巨型能源公司進入可燃冰領域進行開采的消息”。少數可查閱的信息是,美國1998年將可燃冰作為國傢發展的戰略能源列入國傢級長遠計劃,“並計劃到2015年進行商業性試開采”。今年3月13日,日本石油天然氣和金屬礦產公司曾宣稱,“爭取在2019年3月前將可燃冰技術投入使用,並期望屆時帶來一種較為潔凈的能源供應”。事實上,中國海洋局主辦的《中國海洋報》今年4月評論稱,“可燃冰雖然發展前景廣闊,但目前資源量還不明確,也缺乏安全環保的開采技術,這是目前可燃冰開發中面臨的突出問題。”《中國海洋報》介紹,國內外常見的開采技術主要包括註熱開采法、降壓開采法、化學劑開采法及幾種開發方式相結合的開采方法。其中,日本開采試驗采用的是降壓開采法,美國研究人員發明瞭二氧化碳置換法,“在實驗中已取得成功”,“但總的來說,這些技術是否能滿足商業化開采的需求,目前仍是一個問號”。上述報道還稱,缺少成熟可靠的貯存運輸方法是可燃冰商業開采面臨的另一個難題,這會導致其成本較為昂貴。因為,可燃冰在常壓下不能穩定存在,溫度超過20℃時就會分解,解決儲存問題是可燃冰被大規模開發利用的關鍵之一。日本媒體此前更是擔心,由於可燃冰的化學狀態不穩定,開采時會泄出數百萬噸甲烷泡,“這將導致可燃冰大量氣化,擴散至大氣中,甚至可讓地球平均氣溫在10年內上升4攝氏度,加速全球變暖”。同時,“在海中放置大量開采機器,勢必將會破壞海洋生態系統”。“環境問題不可不考慮,技術突破確實也是難題。具體而言,如果真的確定將可燃冰作為能替代石油的戰略資源,那麼,中國就要加強自己的技術儲備,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借鑒其他國傢的先進技術。”林伯強認為,“這應該也是中國未來要著力瞭解的方向。”2030年商業開采至少從公開信息看,中國這幾年展現瞭對可燃冰的重視。1999年起,國土資源部設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調查專項,並先後在南海海域和祁連山凍土帶鉆獲實物樣品。2011年,國務院又批準設立瞭新的天然氣水合物國傢專項。至於戰略時間安排,官方媒體近年來報道的“版本”是:中國地質調查局曾制定瞭為期11年的計劃,分3個階段實施。其中,2010年起的第一個三年,開展靶區優選研究,施工鉆探試驗井,開展勘查技術研發工作;2013年起,再用3年時間重點開展資源勘查工作,開展生產試驗先期研究;在此基礎上,2016年起,用5年時間開展資源勘查工作,同時進行生產試驗研究。車長波12月17日再次強調,國土資源部將按照國傢規劃部署要求,做好三項主要工作:加快可燃冰勘查評價和重點靶區鉆探取芯工作;開展可燃冰成藏機理和富集規律等理論研究;加大可燃冰試開采及環境評價等關鍵技術攻關力度,力爭早日實現可燃冰開發利用,為提高中國清潔能源保障程度努力。中國地質調查局基礎部主任張海啟則在當天對媒體介紹稱,中國可能在2020年前後突破可燃冰的開發技術,實現能適應工業化開發規模的工藝、技術和設備完善,“大約再經過10年左右的提升,到2030年前後實現天然氣水合物的商業開發”。不過,《國際金融報》記者此前得到的觀點是:“目前來看,真正有可能改變全球能源消費結構的還是頁巖氣。因為,美國已證明,頁巖氣能大規模商業化開采。至少,全球的氣價也已因美國的頁巖氣資源的出現,從2005年到現在大規模降低。”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日前在華盛頓發佈《中國能源焦點:天然氣2013》報告認為,中國的頁巖氣儲量豐富,“一旦成功開發,中國將徹底改變當前的能源短缺局面”。報告同時認為,至2030年,中國常規天然氣產量有望達到2400億至2800億立方米的峰值產量。這是中國現有天然氣產量的幾乎兩倍—國傢發改委今年1月公佈的數據是:2012年全年,國內天然氣產量為1077億立方米。

新聞來銀行房屋信貸缺錢急用哪裡汽車貸款源http://news.hexun.com/2013-12-19/160719573.html

中和房屋汽車貸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dwind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